关注我们
2015-11-30 挂牌公司服务协会
11月25日至11月28日,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第二期游学考察团一行31人,在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经发局副局长、证券办主任、协会创始人张崔威,挂牌协会秘书长张善正、副秘书长张向阳的带领下,走进上海浦东新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游学盛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两天考察团到了哪些地方,学习了什么——
一个交易所,见证中国资本市场风雨路
11月26日上午,挂牌协会考察团一行来到中国资本市场发源地、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
在上交所领导的带领下,考察团首先参观了上交所二楼陈列室,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大家近身了解上交所发展史。一幅幅资料、图片、物品,一个个定格的历史镜头,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风雨路。
1990年12月19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开业,这一声开市锣响,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资本市场。飞乐音响、延中实业、真空电子等8只股票成为新中国最早公开上市交易的一批股票,也成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老八股”。特别是,飞乐音响更因1986年邓小平将其股票实物赠给当时美国证券交易所主席,而以“中国第一股”家喻户晓。
25年前的锣声犹在耳畔回荡,今天,我们看到,上交所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25年来,从世界最小交易所,通过柜台和小黑板来实现交易和提供信息的最原始开端,到如今蝶变为世界级交易所;从开市当天的8家上市公司、1000万的成交量、2.1亿的总市值,发展到现在的1071家上市公司、1.15万亿的成交量和31.8万亿的总市值,全球排名第四,上交所见证着世界奇迹。
铜锣声声,召唤无数企业的上市梦
上市,对于每个有抱负的创业者而言都是一个藏在心底的梦想。但由于目前我国上市门槛仍然较高,迈入主板或创业板市场的企业仍属少数。
对于很多挂牌企业来说,挂牌新三板才完成了资本市场第一步,能够转板主板市场,敲响上海证交所的那面铜锣,是又一个目标和愿望。
参观完陈列室,考察团一行来到了上交所的上市大厅。宽阔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着当日的股指和股票走势。
上市大厅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大厅正中的那面铜锣了,25年来,伴着铛铛的锣声,1000多家企业的资本之路从这里起航。
一场财智盛宴,解读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除了参观,26日还有两个重要的议程,就是上交所领导专场业务培训及座谈交流。
近段时间,证监会的《意见》,IPO重启,新三板分层等一系列消息,引得资本市场上春心荡漾。这些政策利好,能否为挂牌企业打开一扇门,或者提供一些契机?新三板企业能否享这些政策红利?
对于很多优秀的挂牌企业来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融资需求增多,向主板市场靠拢、冲刺,已成为企业的目标和愿望。在上午培训现场,上交所发行上市部企业上市服务区域主任杨少华,为在座的企业家做了《IPO改革和企业上市》的主题分享。
上交所领导致欢迎辞
杨少华主任主题分享
杨少华从IPO改革、企业上市、上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几个方面,为大家做了专题演讲和专业解读,同时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杨少华部分观点分享
——关于转板,上交所有四套标准,只要企业符合其中一套标准,财务硬性指标满足,都可以去申报。
—— 企业是否转板,还得看企业的实际情况,自己斟酌把握。如果觉得企业可以,自己也有信心冲一冲,就可以做准备,先报上名排着队。
—— 因为企业转板牵涉到停牌,所以建议企业:如果资金周转良好,不用融资,交易也不太活跃,企业又有信心主板上市,就可以先去排队。如果企业暂时还需要融资,交易也比较活跃,那就先挂在新三板,毕竟新三板还有融资功能。
——两点解释:1、申请转板并不是马上停牌不能融资,企业需先在股转系统发一个公告,告知公众,准备“IPO”。2、新三板转板暂时停牌并不是摘牌,如果企业没有转板成功,还是可以再回到新三板的。
一次金融对话,寻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对大多发展迅速的挂牌企业来说,融资问题是一个始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了解上交所的公司债发行条件与融资优势,也是考察团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
在26日下午的座谈会上,上交所债券业务部经理舒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公司债券市场改革与融资优势》的财富分享,为企业家深度解读上交所公司债的发行条件与融资优势。
座谈会上,舒毅对公司债发行条件和要素、审核效率、发行成本以及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在座企业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舒毅部分核心观点分享:
——小公募目前不用提交证监会,直接提交证交所审核即可,证交所审核过后,再提交证监会(证交所审核过关的,一般没问题)。
—— 小公募人数不限制,私募无论发行环节还是后面的交易环节,都不能超过200人。
—— 公司债的融资优势:审核效率更高,审核公开透明,融资成本更低,募资用途灵活。
——发公司债,把握好时间节点很重要。时间节点不同,造成的利率可能就不同。
——公司债目前还只对单家企业发行,暂时没有集合发行。
——公司债达到承销10个亿,是最为经济划算的。
探访自贸区,深度体会中国式创新
作为中国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2013年正式挂牌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在28.78平方公里的试验田上,诞生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中国“第一”,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连接海内外市场的桥头堡。
而自贸区的核心区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岸线交汇点,已发展成集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及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的综合保税区。
11月27日上午,在上交所领导的陪同下,考察团的企业家们来到了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高桥公司),与外高桥公司的高管们进行了座谈。外高桥公司董秘黄梅为企业家讲解了公司基本情况、自贸区情况、公司主要业务以及公司的业绩情况等。
据黄梅介绍,外高桥保税区的企业集聚能力非常强,活跃度也很高,2014年,这个区域的税收占到整个浦东的近三分之一。
随后,考察团参观了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展示交易中心和外高桥国际酒类展示交易中心。
保税区的国际酒类展示交易中心,宛如一个红酒博物馆,从几十元一瓶的普通红酒到20万的顶级红酒,这里都有。交易中心商业发展部经理为大家讲述了一些红酒的历史典故和知识。在二楼,大家看到了一些顶级红酒,大小拉菲,波尔多,罗马尼康蒂······在这里,一瓶瓶红酒,是生命,是历史,也是文化。
走进名企,学习榜样成功之道
企业家最有效的学习就是向成功的企业家学习,企业最快的成长之道就是向标杆企业取经问道。
11月27日下午,考察团一行参观考察了两家知名的主板拟上市企业。
企业家们首先来到了外高桥保税区的上海畅联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畅联物流)。
成立于2001年的畅联物流,是一家精益管理先锋。在一楼服务客户墙上,企业家看到畅联物流服务的包括苹果、宝马、丰田、索尼、强生、博世、京东、魅力惠等30家世界知名企业。
据畅联物流领导介绍,畅联物流为客户之所以能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精益服务,不是靠电邮沟通,而是大数据处理。据介绍,2013年他们花费一千万投资了一套系统,数据交换时间节点按秒来计,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人工失误。整个体系标准为“一个中心,三个统一”,即,以数据处理为中心,统一的系统、统一的服务、统一的质量。高质量的服务让畅联物流十多年没有丢失一位客户。
随后,大家参观了畅联物流的数据中心、办公区、贴标区,等等,在三楼的库存管理区,工作人员亲自为大家做了查找存货的演示。而畅联物流的物联网,可以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目前,畅联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已在部分医院进行了应用,可以实现药品和器械的指纹读取、库存可视化,24小时自动跟踪和追溯,全面广泛的事件轨迹,工作人员通过RFID智能柜给大家做了现场演示。
考察团最后一站来到了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海网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达软件)。其公司CEO和董秘,对考察团一行进行了接待和座谈。
网达软件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为电信运营商、金融保险及新媒体客户提供移动互联网及互联网软件产品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最让大家惊叹在是网达软件的高成才性和高盈利性,2010年公司收入4117万元,到2014年公司年收入已经到18000万元,公司成立短短五年来,目前已在主板排队上市。
公司CEO告诉大家,原来公司创始人在1998年就开始做市政网站,网达软件是从母公司剥离出来的为上市专门成立的公司,并且开始就找券商提前做了规划。
网达软件的利润增速让人震撼,其上市路径也给了大家一些启发。在交流环节,考察团一行和网达软件的领导、高管进行了充分了咨询、交流。
短暂的学习,深深的感悟
本次游学考察是挂牌协会成立以来的第二次游学考察。短短的两天学习,虽只能了解资本市场之冰山一角,但大家均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关注我们
1.微信号:zzgxqgpgsfwxh2014
2.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关注
3.扫描下面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扫一扫关注 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 官方公众号,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