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创业33周年,刚创业时这里是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一个小厂,那时候我只有35岁。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我觉得主要是创建了价值体系,而且价值体系不断沿革。其实所有企业都应该有一个价值诉求,到底想干什么。我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为社会贡献价值,这样的企业就不应该存在。但一般企业会把利润当成价值。其实利润是价值的结果,但不代表价值全部。就如同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有很多企业把它狭义的理解为,我只要有利润就行,更有甚者为了利润不择手段,这显然不行。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获得了价值之后从此一成不变,时代在变我也不改变,只是按照曾经获得价值的方式一直延续下去。这就是现在看的像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跟不上时代,原来的价值可能就可能变成负债。
海尔的价值诉求应该是什么呢?就是董事局大楼前面的那一个不锈钢雕塑,那是一个巨大的水滴。其实就是用了《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比喻。“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世间万物离开水都不能生存,但水从来不会说我滋养了你,我要获取什么,我要索取什么。其实企业就是这样,你只是为了促进社会进步,你还想索取什么呢?这样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如果离开这点企业一定会走上不归路。
从这个主题出发,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先看这一个价值体系框架。
我们必须要创造一个价值体系,但这个价值体系前提就是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价值体系要产生有影响力的推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成果。这三者有前因,有后果。内涵体现是什么?价值观是“人的价值第一”。这一点我们与全世界很多企业价值观不一样。
现在世界工业革命以来的企业价值观,无非是像西方所倡导的股东第一,股东第一就带来了问题,因为股东并不代表你可以创造的用户价值。也不代表用户需求。如果你按照股东第一来做,只满足短期利益指标,不会把人的价值发挥出来。
现在我们有很多企业,现在做的很好,但过了几年后不见了。回想起来它究竟给你创造什么价值呢?没有,因为没有创造一个可以引领社会进步的模式。比如说福特,它就可以被人类所记住,因为它当时创造的流水线当时可以给社会带来进步,让每个家庭都可以买得起汽车。
从横向来看,我们这一个沿革路径基本先是从0到1,然后从1到N,从N再到1。其中,零到1,这个1不是做成一个多么大企业,而是展示双创文化;1到N,就是双创文化,延续到了我们兼并企业,延续到海外,这就是实现做大做强,做成一个国际化公司;然后再从N到1,这个“1”就和前面已经完全不一样,这是物联网时代的1,是网络的节点。
1.从0到1
海尔创业以来大体上可分为十年一个阶段。从0到1,是从1984年12月创业开始,一直到1995年5月份,我们总部搬迁到海尔园,差不多十年多时间。然后1995年5月开始,一直到2005年9月20号,提出来“人单合一”,差不多也是十年时间。再从2005年9月20号,一直到现在,也是十多年时间。所以基本就是这么一个框架,这里人的价值,就是从0到1的双创文化。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够从一无所有起步创出名牌,就是靠“上下同欲”的拼搏创业精神。
其实我们从一开始,真就是靠上下同欲的拼搏精神去做的。记得那时我们为了能够在整个国内把冰箱做到第一,其他的一切都是手段,都要服从于这个目标。比方说那时候要经常跑北京批文,只要一说要到北京去,马上就出发。那时候火车票是稀缺资源,不可能买到火车票。所以到车站五分钱买一张站台票,先上了火车,可能要站到北京,也可能中途找到地方坐下来。但不管怎么样,目标是到北京,其他一切都无所谓。到了北京之后住不到好宾馆,其实当时也没有太好的宾馆,有好的也住不起。为什么?没有钱。那时候要求不能住超过十块一晚的宾馆,一般住五六块钱的,从我开始都要这样。有次住进北京一个招待所,十几个人一个房间,上厕所要打着伞。为什么?楼上卫生间往下漏污水。
当时北京最有名的四大商场,谁能够进去谁就能够占据很优势的地位,我们邀请他们去看我们的产品,人家根本去都不去。好不容易请到西单商场冰箱组的组长到招待所去。他看到我们十几个人住的大房间,冰箱放在中间。可能恰恰是被这一种精神感动了,最后他决定一定要引进我们的冰箱。所以我们长期以来和西单关系一直很
扫一扫关注 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 官方公众号,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