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大鱼”?因为中国的“水”已经足够大
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我2017年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对前十年发展的思考。
跟大家汇报一下:现在复星总资产超过了5000亿,利润超过了100亿人民币。五年来每年利润有20%以上的增长,复星的业务也覆盖了16个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复星的目标就是未来紧紧围绕家庭生活的健康、快乐和富足需求来创造C2M的全球生态系统。
2007年,复星国际在香港上市并开始全球化。十年来,越在海外发展就越感觉国家经济的强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十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5倍,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这不是值得我们骄傲停顿的地方,我觉得到了哪一天,长三角的经济总量相当于日本的经济总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骄傲的时候。
为什么有阿里巴巴这么大的企业?为什么有腾讯这么大的企业?为什么汽车业增长了很多?为什么技术的发展非常快?让我想起周其仁教授讲的一个词“水大鱼大”,为什么有那么多“大鱼”?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发展,主要是中国的“水”已经足够大。
在我们的商会里,除了像马云这样的“大鱼”以外,像永刚会长(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的杉杉,像王均金(均瑶集团董事长)会长的均瑶,还有李书福(吉利集团董事长)的吉利等,都是这样的“大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发展?讲到底就是经济总量上来了。
展望2018年,展望未来,首先我们到了新时代。在历史中,企业家群体第一次被如此的重视,提高到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来了;“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扫清了企业家心中的雾霾;尤其对产权保护的重视,有恒产者有恒心,更是加大对企业家人身权和产权的保护,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也相信一个公平、法治、透明的营商环境是基础,而对企业来说,商业本身的变革才是最重要的。针对未来的商业变革,我要跟大家传递的核心理念就是“好东西是要造出来的,不是卖出来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刚才东升(陈东升,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也说到,小生意做得好,也可以做出“花”来,制造业也可以,哪怕是很小的制造业。
天下哪有这种事情,成本高就得卖得贵?
中国经济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就是零售业,经历了零售业革命,尤其电商对零售业的冲击。零售业的进步是前十年商业发展中最大的,随着零售业的巨大进步,不创造价值的中间环节被消灭,商业效率大大提升。
我跟周成建会长在探讨,最明显的一点是以前零售业出厂价和销售价间基本有5~10倍的差距,但电商出来后,一般差距缩小到3倍。当时很多传统的零售业犯了一个错误,线下这一块,还是按5~10倍卖,线上又按3倍的价格卖。所以大家感觉,线上特别便宜、线下特别贵。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线下成本高。但天下哪有这种事情,成本高就得卖得贵?客户不会因为成本高就接受更高的价格,而是你做更好的东西,接受更高的价格。但居然这种逻辑还能坚持很长时间。最后,很多线下做得很好的零售企业是在线上自己把自己打败了,还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没有关系,线上线下的商品虽然一样,但型号有点小变化,完全把消费者当傻瓜。当然,最后结果就是消费者把你当傻瓜,他远离你而去。最终,线下的价格和线上价格不得不逐步统一,线上线下完全融合,效率大大提升。
电商崛起后,在淘宝上卖的同样一个杯子,至少有一百多个厂家在做,东西都差不多;鞋也是差不多的,大家比的是价格。但同样是鞋,低价,可能就卖100多,但耐克就可以卖300多块。低价的逐渐死了,因为利润低,没有钱投入改造,只有死路一条。但耐克这样的企业,还是会越做越好。
扫一扫关注 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 官方公众号,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