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被称为“创业的国度”,也是近年来中国的公司趋之若鹜学习的圣地。
如果说这两年中国才兴起了“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以色列早就是真正的全民创业了。
据统计显示,在每1600个以色列人当中就有一个创业者,以色列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数量几乎超过了欧洲的总和,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加拿大;以色列的人均VC投资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30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00多倍。
美国有一句谚语:世界上的智慧在中国人的脑袋里,世界上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
为什么在如此狭小的国土上会有这么多的创新和发明?他们的动力来源于哪里?
为了探究这背后的基因密码,2018年9月2日~9月9,挂牌协会组织河南企业家、机构代表,一起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国土。
在凯撒利亚,通过领队和导游的介绍,以色列地处欧亚非三个大陆的交界点,咽喉要道的地理位置,让以色列见证了欧亚非大陆上每一王朝的崛起和衰落。古巴比伦、波斯王朝、古罗马、拜占庭、十字军、奥斯曼帝国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这片面积仅为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存在森林平原、峡谷沙漠、大海平湖,几乎涵盖世界上所有地理地貌。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叫犹太人的族群,因为战争不断流亡(犹太人认为是按照圣经“走出去”),然后又义无反顾的回归!
以色列这片土地上,大自然留下了优美的风景,却没有留下任何资源。同是中东这块土地,以色列和所有阿拉伯国家相同的是水资源的严重匮乏,而不同的则是人家沙漠下面有石油,以色列65%国土面积的沙漠则只有砂砾!犹太人要想在这样恶略的自然条件和糟糕的地缘政治环境下生存、建国,就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条路可能就是创新、永不停歇的创新!
基布兹(希伯来语:קיבוץ、קִבּוּץ,即为"聚集"之意)是以色列的一种集体社区,目标是混合共产主义和锡安主义的思想建立乌托邦社区,社区里的人没有私有财产,衣食住行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工作中只是担任不同的角色,享受着同样的待遇。外人可以自愿加入基布兹,里面的成员也可以自愿退出。以色列各地分布着200多个基布兹农庄,在我们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时候,这里的共产主义已经有着1百多年的历史了(1910年在加利利湖建立第一个Degania基布兹社区)。 基布兹即聚集,最初就是一群一无所有的人,为了在这片心心念念的贫瘠土地上生存下来而建立的组织。依靠共产主义信念,集合力最大效率的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寻找治理沙漠,利用沙漠的方式方法。只能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开始了一段从0到1的征程!以色列农业创新
耐特菲姆就是为了解决农作物生长用水的问题而在Magal基部兹诞生的一家全球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他们研制的防堵塑料管、接头、过滤器、控制器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依靠全员共享和永不停歇的技术创新,耐特菲姆从一无所有到打造出仅滴头就实现年产值10亿美元,卖出滴灌管子的长度绕地球8周,同时奠定了以色列在全球农业科研大国的地位。当滴灌技术解决了水的问题之后,以色列独特的气候条件变成为农作物的生长优良养分,创造了低耗水、高产出的沙漠奇迹。这使得以色列不仅实现的自给自足,农业产品已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并成为仅次于荷兰的欧洲第二大花卉供应国。以色列政府将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先进科学技术在沙漠农业开发中获得的巨大成功。
9月2号早上,大巴载着考察团穿梭在机场至凯撒利亚的高速公路上,看着窗外飞速闪过的两三层平房、收割后的田地、果树、从火电厂烟囱冒出的浓浓黑烟,偶尔驶过一辆同向而行的红皮火车,大家不禁心下疑问,难道这里就是以科技创新著称的以色列吗?这里就是被圣经记载为“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
不过近几十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才的流动,有些社区进行了私有化,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过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现在也从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不过基部兹在以色列仍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角色,2010年数据显示,其总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9%,农业产值占全国的40%。虽然其它国家也有公社企业,但没有任何国家让自愿的集体社区承担如此独立的自治权。
▷军事、商业和学术高度一体化的以色列 看过了耐特菲姆取得的惊人成就,我们又考察了18年专注智能眼镜光学模组的Lumus;在eyeSight感受驾驶辅助系统;到Accelmed风险投资同合伙人Irit Yaniv交流医疗领域的投资心得;在Startup East了解以色列的孵化器和创业公司、参加3家以色列创新企业的路演。简洁明了,重视团队和市场,应用领域和效果清晰。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团队背景中多次看到了8200的身影。 以色列对教育的重视,不仅在学校,更是在军队。以色列是全民皆兵的国家,男性、女性18-21岁绝大部分都是在军营度过。在Latrun装甲部队博物馆,我们的讲解员是一名美籍犹太人,18岁的时候主动回到以色列服兵役。两年后最优秀的人才继续留在军队,其他退役,所以说以色列最优秀的人才在军队。其中特殊部门优先选拔人才,造就出像8200、摩萨德这种神秘的精英部队。其中8200部队是以色列的高科技安全产业的心脏,是著名的商业品牌,也是青年人才的孵化器。2014年,以色列出口的网路安全产品价值超过60亿美元,首次超过军事硬件。 从1948年建国,仍然面临着同周边阿拉伯国家紧张的政治局势,在一次次的中东战争中获胜,不但没有被阿拉伯国家打败,反而国土面积伴随着战争在逐渐扩大。背后的原因正是军事、商业和学术高度一体化。军队的技术没有专利保护,掌握相关技术的士兵退役之后就可以将其应用到民用市场,这种方式让军队中举全国之力创造的尖端、前沿技术快速的在市场中找到结合点,创造出一项项实用、先进的民用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以色列,更是为以色列创造了一张金灿灿的创新名片! ▷以色列的军事创新 以装甲部队的王牌武器梅卡瓦主站坦克为例,梅卡瓦希伯来语意思为马车,这么取名是因为这是全球唯一将引擎前置的主站坦克,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士兵的安全。除了引擎前置,梅卡瓦还有三种创新,1设置后门,让士兵进出更加安全,可以当步兵战车用,非常适合以色列的巷战;2在后边加挂链条装置,减轻炮弹对坦克的伤害;3为了更好地对付反坦克导弹,装备了“风衣”主动防护系统,有98%的拦截率。梅卡瓦主站两年才能造一台,造价1000万美元,目前现役有1200辆,由此可见以色列强大的陆军军事实力。尽管如此,以色列的装甲部队在历次战役中仍然有4999人阵亡。远离战争,拥抱和平! 此外,我们还到Segev将军家中做客,聆听了他传奇的一生。Segev37岁就当上将军,以亲历者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段以色列艰辛的建国之路。通过将军的自述也了解一段关于大卫营会谈不为人知的历史。在回答大家提问时,将军表示耶路撒冷是大家的,是国际的,因为宗教问题,耶路撒冷遭受了太多的战争,目前的耶路撒冷需要爱,信任与和平。不由的为将军的见识和心胸感到敬佩! ▷希伯来大学创新课程 1、《以色列创新生态系统,如何成为创业国家》授课老师:Dr. Micki Eizenman(希伯来大学Asper创新与创业中心负责人) 2、《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环保医疗领域 授课老师:Mr.Hovav Ref(自2014年12月起担任以色列经济和工业部外国投资和工业合作局业务发展部高级总监,也是希伯来大学最优秀的讲师之一) 3、《以色列创新的基础---犹太文化》授课老师:Dr. Rabbi David Mescheloff(David Mescheloff博士是希伯来大学最优秀的讲师代表之一,是希伯来大学犹太文化宗教研究的首席学者) 希伯来大学(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是犹太民族的第一所大学,同时也是犹太民族在其祖先发源地获得文化复兴的象征。是以色列最高学府,被称为“中东的哈佛”。一天的课程,一位大学教授,一位经济部官员,一位拉比。通过理解以色列的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因素,发现这个国家成为创业国度的奥秘。 所有老师开讲之前,都会首先强调学员积极提问,勇于质疑,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话,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我们在拉比那里得到了答案,质疑和争论是犹太文化的一部分,是犹太人最看重的一项能力。敢于质疑、不断争论才能更接近事物的真相!质疑和争论或许就是创新的源泉! ▷魏兹曼科学研究院 在魏兹曼科学研究院也有同样的感受。作为以色列最高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约2500位科学家、博士后研究员、哲学博士生及理学硕士生。重视基础学科,如数学、化学、物理和生物。这里的研究人员基于原始的求知欲而不断探索,可以说是为了研究而研究。其面向全球选拔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同时提供免费的住宿,让学生在这里全身心的投入研究工作。 迫于糟糕的地缘政治和极度匮乏的自然资源现实,同时人口又只有不到900万,市场有限。所以在以色列从萌生创业想法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要有全球化的意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这就需要拥有一流的技术和产品,也就可以理解"在以色列,不创新就只有死"这句话的原因了。正如希伯来大学的创建人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to keep your balance,you must keep moveing。 本次特拉维夫DLD(数码、生活、设计的英文缩写)国际创新节会场设在一处名为“Hatachana”的老火车站。这是一座建于1892年,第一个往返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的老火车站。当年的辉煌早已迟暮,如今这里除了老车站建筑外,其它区域被改造成了画廊,艺术馆,创意产品,时装展示,化妆品,礼品等商店,也有咖啡店,餐厅。 当组委会得知协会考察团将参加本届创新节的消息,也给予足够的重视,协会作为中方参会的代表,我们的logo也出现在了主宣传海报上,感谢组委会的精心安排。作为以色列最大规模国际性高科技盛会、吸引了以色列及全球各地众多的高科技产业从业者、企业家和投资人参加。创新节期间将举办大型论坛、讲座、工作坊、企业路演等一百多场活动,内容涵盖了数字化旅游、金融创新、智能城市、物联网,先进制造等诸多领域。 经过15分钟的开营仪式后,就感觉到与国内展会最大的区别,轻松,幽默,掌声与笑声不断。这届创新节在一个废弃的火车站举办,亚马逊,谷歌,三星等几个大公司占据着最好最大的几块区域。不像国内的展会满眼都是产品,进去之后首先看到的就是吃的喝的,甜点,饮料,水果和红酒。参观者和企业工作人员或站或坐,两两交谈,聊生活、聊工作。 现场能够看到非常多的亚洲面孔,包括中国的地方政府、投资机构和企业派出的团队来这里交流。还碰到了一家日本电视台的记者,对我们考察团进行了简单的访问。世界上可能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以色列那样,拥有如此多的创新和创业的经验!科技创新与军民融合
和爱因斯坦做校友,探寻源于文化,深入骨髓的创新基因
特拉维夫DLD国际创新节-老火车站上的国际盛会
9天7夜的收获—以色列如何成为一个创新的国度
通过1948-1967积极发展科技,短时间、大跨度的成长,以色列的军事、农业,医疗都处于世界一流。以色列中央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人均GDP首次突破4万美元大关,不到900万人口创造的经济总值比整个阿拉伯世界还要多。今年3月中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长达166页的《2018以色列经济调查》报告,认为以色列经济增长强劲,预计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将达到3.5%左右。科技创新正是以色列经济增长的“秘诀”,而科技从业人员多、科技公司多、科技产品多,则撑起了以色列的科技创新。
以色列重视教育和崇尚知识的传统,为科技创新积累了充足的人才基础。在没有建国之前便建立了希伯来大学、魏兹曼科学研究院等,全球顶尖的犹太科学家回到这里,不仅为年轻人传授了知识,更带来了全球化的眼界和思维!以色列还重视吸引高技术移民回国,1950年通过《回归法》,明确规定“所有犹太人都有权作为移民迁至以色列”。诞生以色列基金会(Birthright Israel Foundation) 向18岁至26岁之间的年轻犹太成年人提供一次改变生活的以色列之旅作为礼物。从1999年创立至今,该基金会已经向65万名年轻的犹太成年人赠送了这一礼物。1991年又推出“外国专家人才引入项目”,聘请了大批当时世界一流的外国科学家到以色列从事科研工作。2009年进一步制定政策,吸引欧美国家的顶尖科学家来以创业。
一流的科研机构、庞大的科技企业群体,也为以色列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据统计,超过110家大型外资企业在以色列建立研发基地,其中不乏谷歌、英特尔等国际巨头和国内的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的身影。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犹太人保持着谦逊、平和的心态,更愿意接纳和包容。不能遗漏的还有犹太独有的文化,勇于质疑和敢于争论并承担结果。
加上往返9天以色列创新之旅,带给了我们很多,感受了古城的悠久历史、地中海的色彩斑斓;了解了犹太民族的苦难与坚韧、以色列建国后的坎坷与成长;有多元化的宗教交融,还有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对华人尤其友好。不得不说,9天的时间是不够的,这里还有太多的故事值得留恋和思考。我想还会回来,期待下一次以色列之旅的不期而遇。
扫一扫关注 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 官方公众号,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