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世界传感器大会分论坛——以“资本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的《资本力量》会客厅在郑州举行。
在主题“智能产业的投资机遇与前景”的圆桌论坛环节上,北京普惠正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宁占平主持,六家企业负责人做了精彩分享,其中包括: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献忠、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辉、彬复资本合伙人朱健、安创资本投资总监贺人龙、卫华集团总工程师聂福全。
在分享讨论中,主要涉及四大问题,其中包括如何看待明年投资市场?企业家如何看待资本市场?公司产品里用到了什么样的传感器?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机遇在哪?
丨问题1:如何看待明年投资市场?
安创资本投资总监贺人龙:目前公司管理基金规模超过百亿,主要涉及ARM上下游,覆盖服务器、汽车电子等。根据个人资本市场长期观察,2019年金融机构的投资笔数和金额有所回落。前几年,投资市场存在一定的过热行为,像所谓的自动驾驶等领域很容易拿到投资,投资机构也缺少理性财务分析和市场定位判断。而目前,投资机构变谨慎了,正在趋于理性。
再加上今年科创板设立,创业板推进,新三板的创新改革,从投资的角度来讲,2020年总体的投资会向好。
彬复资本合伙人朱健:这两年,资本市场给人感觉比较冷,个人感觉不是太一致,感觉有冷有热。有些领域里面可能冷很多,有些领域热了很多,如科技类、传感器方向比较热。如果简单展望一下明年或者是后年的资本市场,我们认为,在科创板挣到了钱,还会反哺到我们整个科技类的投资中。
丨问题2:企业家如何看待资本市场?
卫华集团总工程师聂福全:企业看待融资可能有以下几个要求。第一是融资要快速低成本;第二融资带来的不仅仅是钱,企业更需要在引入投资的过程中规范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提升;第三是投资人有一个非常好的圈子,企业引入一个投资人就相当于引入了一个新圈子,这对于企业后续的发展十分有益。
投资和创新是相关联的,创新才能吸引资本。以卫华为例,目前引入了9家投资单位,占公司股权39%。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资本的引入、专业的管理,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就能被及时发现。他还在现场透露,卫华今年启动了上市程序,预计两年内登陆上海主板。
丨问题3:请各位介绍下公司产品里用到了什么样的传感器?
卫华集团总工程师聂福全:国内一些典型的像智能装备应用能力示范工程,可以说智能制造或者是智能化的这样一个方向离不开他的基础核心传感器,传感器是智能设备的神经单元,没有这个神经单元就无法达到一个有效的集成,所以在我们的产品里面,都要有传感器,传感器的类型也比较多,像起重装备这个产品用到的传感器,包括我们这几年比较流行的,涉及的非常多。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献忠:公司主要产品是智能装备,可以这样说公司第一代、第二代创新,都是集成创新。所谓的集成创新就是大家用传感器做系统、做电路,随着我们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大家自然而然的想到有用传感器到制造传感器,由买入到输出,实际上是公司往深的技术上研发或者是往上游发展,我们公司有光学、红外的NDIR等等传感器,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是新能源的传感器。
彬复资本合伙人朱健:目前公司规模20多亿元,其中一个方向是运营科技,运营科技中非常重要的关键是和今天的主题非常契合。在这个方向上我们的投资策略有好几个,一个偏上游一点,一个是传感器本身。投资公司的产品是用在汽车空调、油压等领域,另外一个是传感器的应用,如:智能家居公司等。
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辉:跃薪智能机械是一家从事无人矿山的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在河南,公司做成了第一个真正运营的无人矿山实验室,已经运营了一年多的时间,这得益于以传感器为代表的,包括无人驾驶技术、激光雷达技术等整体工业技术的提高。
丨问题4: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机遇在哪?
安创资本投资总监贺人龙:结合公司讲几个领域。第一个,刚才讲了ARM芯片,公司在手机产业占了一定的份额,平时公司在手机里面占的比较多,大家可以看到整个手机每年的出货量在10亿部以上,手机上的每一个零部件和传感器都代表着一到两家上市公司。像汽车领域,2018年我们跟吉利合资,这是我们在汽车领域的开端,我们也会布局传感器,可以看到汽车产业里面汽车用传感器国产机几乎是零,这里面其实需要非常多的国内创业公司传感器的芯片公司一起共同来努力。国内创业的公司来说怎么去突破,这其实是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作为资本方我们愿意陪同企业成长。
北京普惠正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宁占平:对国内传感器产品,尤其是汽车领域里面,期待都是非常高的。因为如今车上面胎压传感器、新能源汽车传感器等领域,对国外的依赖程度很高。因为整个汽车供应链对国内的供应商实际上并太友好,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很积极的信号,可能跟中美贸易战我们一直讲的自主可控的观念有关系,慢慢可能有那么一些产业链的上下游大家有共同的意愿,这个共同的意愿很关键。
就整个智能制造、传感器、汽车电子产业链来讲,我觉得这个行业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国内公司往往可能是单款产品或者是称不上单个平台,跟国外对手竞争的时候会发现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希望国内企业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时间共同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这个过程更多是依靠创业者来实现,投资人在这里面起到很小的作用。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献忠:第一个是物理学的发展或者是化学的发展,科学在发展,传感器也在发展。早期的传感器就是压力、温度、流量,现在已经是量子力学。公司做了一款传感器是用到量子力学和激光两个概念,激光过去量很大,现在都可以在硅片上做,这个事情我做了15年的时间。比如说雾霾监测方面,雾霾下降跟传感器是有关系的。另外,比如化学的发展,材料的发展,奈米技术的发展,我们用到传感器智能家居上测量甲醛。
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辉:谈一下无人矿山未来的前景,结合自身这几年的经验,大家感觉无人矿山跟自己的生活比较远,也没有关注这个行业,其实这个行业在民生里面最基础的行业,公司在河南洛阳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无人矿山,现在有30台无人驾驶的电动车在工作。近期又增加了整个矿山的覆盖,这个计划实施后,河南省整个无人矿山发展水平将会走在全国的前列。
智能矿山未来会怎么样?我以前是做工程自动化的,我把搞工程自动化技术结合工程机械用到无人矿山上面,以前矿山都是一些比较危险的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工人很辛苦。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利用挖掘机这些工具进行远程操控,不夸张的说,上次我们在上海1300公里以外挖掘机可以进行操控作业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做一个研发中心,里面也会有远程操作的实验台,由于5G的网络技术发展,未来可以做在空调房里面驾驶大型的人工机械设备已经成为现实,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以前都不愿意干很脏很危险的作业,通过智能产业的发展赋能都会得到改善。
卫华集团总工程师聂福全:智能制造,也就是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形成智能化的工艺方法装备。大家现在都在提智能化的商务模式,以及互联网+等整体信息化的方案,这样从接订单到整体的零部件的配制等流程就能形成数字化的管理和信息化的管理,形成了智能制造。通过软件加硬件的协同导入最终才能实现我们所谓全自动化的产品。因此从整体来说,任何一个企业现在都要考虑智能制造的这样一个生产方式,因为这个是必然趋势。
丨这几个重点分享值得关注
安创资本投资总监贺人龙:前几年,投资市场存在一定的过热行为,而目前,投资机构变谨慎了,正在趋于理性。从投资的角度来讲,2020年总体的投资回向好。
彬复资本合伙人朱健:明年或者是后年的资本市场,我们认为,在科创板挣到了钱,还会反哺到我们整个科技类的投资中。
卫华集团总工程师聂福全:今年公司启动了上市程序,预计两年内登陆主板。
北京普惠正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宁占平:就整个智能制造、传感器、汽车电子产业链来讲,觉得这个行业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国内公司往往可能是单款产品或者是称不上单个平台,跟国外对手竞争的时候会发现没有什么优势。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献忠:公司有光学、红外的NDIR等等传感器,现在正在做的是新能源的传感器。
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辉:公司在河南做成了第一个真正运营的无人矿山实验室,已经运营了一年多的时间,这得益于以传感器为代表的,包括无人驾驶技术、激光雷达技术等整体工业技术的提高。
扫一扫关注 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 官方公众号,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