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资本力量1+6论坛走进深交所暨河南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路演活动在深圳交易所启动,这是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首次携中原企业 “挺进”深圳。
来自河南省内外的30余家上市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的负责人走进深交所、深圳上市公司,面对面交流,共谋产业资本新机遇。
资本力量携中原企业问道深交所
5月25日,一场关于资本的论坛在深交所大楼举行。现场有来自深交所的专家和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高新区的相关政府领导,还有20余家豫企代表。
据了解,这是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启动以来,首次携中原企业走进美丽的鹏城深圳。
深圳,作为中国第一批改革开放城市、国际知名创新之都,40多年来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奇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如今,在国家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背景下,深圳又一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拥抱大湾区,共谋新发展。本次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走进深圳意义重大,博采南方先进经验,为河南企业开阔思路,赋能中原经济发展。
作为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2021年的第三场专场路演,本次活动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河南证监局、河南省工信厅、河南省科技厅、郑州市政府指导,由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深交所河南基地、郑州市金融局、郑州市工信局、郑州市科技局、郑州市发改委等主办,由郑州天健湖资本力量会务服务有限公司、郑州天健湖经济研究所、郑州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大河财立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清科集团、郑州高新区科技金融广场等承办,郑州银行、深交所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河南省文祥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协办,深创投、中美创投、青橙资本、耘艾科技等支持。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涛,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义民,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姚五洲,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资本市场处处长张宣义,河南证监局综合业务监管处处长马小曼,河南省科技厅科技金融处处长刘云霞、河南省工信厅中小企业服务局局长郭瑞山等领导参加了资本力量论坛。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涛表示,河南是经济大省,中小企业众多,从农产品到高科技,河南的企业都有所涉及,这些企业都有上市的基本条件。现在省内规模以上的企业有50万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有2万多家,应该利用好资本市场,协助公司做强做大。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姚五洲在致辞中表示,在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资本市场在现代经济金融体系的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
“资本力量平台的宗旨就是嫁接供需资源,为企业搭建项目展示的平台,为投资机构提供投资机会。这次专场路演活动,参与项目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优质项目,产业方向也与郑州市和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姚五洲说,期待通过路演对接,项目方和投资者能够达成更多的合作、形成更多的务实成果。
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义民在致辞中表示,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是郑州高新区着力打造的、面向全国的科创资源与资本对接的平台。主要目的是通过聚焦行业顶尖资源,加速资本与项目对接,促进优质项目与投资机构的深度链接。期待郑州高新区和资本力量平台持续完善项目路演后续跟踪服务,促成更多项目和资本的实质性合作,助力郑州乃至河南科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话专家,洞悉上市要点、破解疑惑
作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助推器”、优化资源配置的“催化剂”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资本可谓兴业之本、活力之源。
那么,河南企业该如何把握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呢?
在论坛现场,深交所上市推广部助理经理黄浩围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创业板试点并实施注册制基本情况、再融资及并购重组等问题与河南企业进行分享交流。
“创业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黄浩表示,企业上市是一项战略工程,希望企业家高瞻远瞩,对资本市场要提前布局。
黄浩建议,企业要根据行业的增长规模,来确定是选择中小板还是创业板。“如果行业增长没有达到20倍以上的话,建议走主板市场。”
“企业上市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权衡收益与成本的结果,并没有标准答案。华为、OPPO/VIVO、德国博世均未上市,企业同样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更多的企业是通过上市做大做强的。”黄浩说。
学习标杆,汲取成长的力量
标杆,是一种榜样,更是严重引领未来的力量。
25日当天下午,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义民、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姚五洲一行又前往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前海深港基金小镇、IDG亚洲产业育成中心、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等考察交流。
本次活动还安排上市公司、上市后备企业到深圳2家上市公司——鹏鼎控股和安车检测进行考察学习,就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股权架构、风险防范及应对、合规经营、财富管理、上下游并购、税务筹划以及人力资源等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度交流和答疑解惑。
链接供给与需求,郑州高新区打造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筹建于1988年的郑州高新区,是河南省第一个开发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经过30余年发展,郑州高新区已经成长为中国中部颇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河南资本市场的高地。
截至目前,郑州高新区已累计培育17家上市公司、76家新三板企业、764家四板企业、1家准独角兽企业、6家种子独角兽企业、28家瞪羚企业、74家潜在瞪羚企业,39家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和3300余家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入指认证企业。
由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的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自2015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投资约10亿元,有效助力了郑州乃至河南实体经济发展。
接下来,郑州高新区将在金融需求端、金融供给端、政策供给端持续发力,完善“金融链”,着力搭建支撑科技创新的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扫一扫关注 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 官方公众号,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