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国内地第三家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正式开市交易,其以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主阵地”的特点,成为资本市场的一股新活力。
为帮助河南企业了解北交所相关政策和制度,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企业加快北交所上市步伐,11月25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北交所、河南证监局举办了北交所上市政策解读培训会,郑州高新区创新发展局金融办、挂牌协会联合组织四个园区30余家企业参加培训。受疫情影响,培训采取线上直播授课的方式。
培训会上,全国股转公司市场发展部高级经理、上市推广部河南区域负责人王春升,从交易所的角度为大家做了北交所政策方面的权威解读和分享。
王春升表示,随着注册制的成功推出,科创板、创业板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受限于准入条件、投资门槛等方面的制约,处于发展初期、产业化尚需培育的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还有难度。北交所的设立可以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让更多企业享受到资本市场的服务。
据介绍,目前新三板存量挂牌公司7103家(其中创新层1229家,基础层5804家),行业覆盖面广、新兴产业资源充足。“在行业上,挂牌公司覆盖87个行业大类,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37%,战略新兴产业占比25%,48家挂牌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6家挂牌公司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累计783家挂牌公司被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北交所首批挂牌公司聚焦主业,深耕细分领域,盈利能力、成长性、估值均可与A股主板上市公司媲美。普遍具有创新型行业集中、研发投入较高,产品或服务的“专精特新”特征明显,经营质效突出、成长性好、发展后劲足的特点。
数据显示,8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合计占比86.42%,近三成属于战略新兴产业;2020年平均研发投入2588.03万元、平均研发强度6.29%;2020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88.30亿元,同比增长11.83%;部分处于研发阶段、尚未盈利的企业进入北交所,充分体现了支持实体企业和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公司普惠金融一部负责人胡晓明,则从北交所市场要点和条件、企业资本路径规划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做了分享。
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齐头并进,对于拟IPO企业而言,上市的选择性增加了、路径更加多元化了,那么该如何选择最适合的上市板块呢?
胡晓明从境内资本市场格局以及各板块的区别、准入条件,企业所属行业与业务类型、利润规模,以及交易所审核速度等方面,逐一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建议。
“企业要提前做好资本规划,熟悉资本市场规则;不管在哪个版块上市,都需要做好业绩,提升自身的投资价值;特别是要注意财务规范,尤其是银行流水,而不要抱着冲一冲的心理,因为资本及监管都是有记忆的。”胡晓明表示。
附:北交所上市财务指标要求
>>1.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 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 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2.预计市值不低于4亿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最近一年经营活动 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
>>3.预计市值不低于8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合计比例不低于8%;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5000万元。前款所称预计市值是指以发行人公开发行价格计算的股票市值。
扫一扫关注 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 官方公众号,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