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原豫资赋能郑州高新区上市企业座谈会"在管委会第一会议室成功召开。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豫资)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建斌率旗下19家产业平台负责人,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东辉、管委会副主任朱礼军,以及辖区内14家上市公司、11家重点后备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资本赋能、产业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搭平台
政府“做媒” 企业资本“结亲”
本次座谈会是郑州高新区政府牵线搭台,企业和金融投资平台根据自身需要,相互找准合作点,共同实现双赢的创新举措。
中原豫资作为省属综合性投资平台,总资产已突破3500亿元,是省内唯一拥有6个AAA主体的集团公司。中原豫资构筑了千亿产业集群的“资本枢纽”,通过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和庞大的基金矩阵,为企业提供从初创到上市的全周期资本支持,基金总规模已超千亿元。锻造全链式资本护航的“闭环生态”。拥有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26支主基金及36支子基金,形成覆盖“投早投小”到“投中投晚”的全链条投资布局。中原豫资已成功推动兆易创新、寒武纪等8家企业上市,并储备了21家梯次进军资本市场的后备企业。
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离不开“有形之手”的开路搭桥。为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发展、壮大,近年来,高新区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创新服务举措,通过搭建资本力量1+6平台、深交所河南基地、高新区挂牌协会、科技金融广场等各种资本服务平台,为企业上市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全方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截至目前,高新区存续上市公司14家,占全市35%;三板企业41家,占全市48%。形成了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49家,市级重点培育上市企业90家,区上市后备库300家的上市培育梯队,目前,在河南证监局辅导企业3家,力争年内2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会上,豫资系四大平台亮出赋能组合拳:中豫产投千亿基金矩阵开启产业链投资新格局,汽车产投"平台+基金+研究院"模式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圈,中豫飞马新材料中心搭建科技成果转化高速通道,中豫担保构筑金融保障体系。中原豫资董事长秦建斌强调,将发挥集团6个AAA主体信用优势,通过"10+10+20+6"项目体系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重点推进与高新区企业在产业链整合、并购重组及产业孵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听需求
企业抛“绣球”资本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座谈交流中,辉煌科技表示有微电网储能项目想与中原豫资合作,太龙药业希望在医药资源植入和新药管线研发布局上与中原豫资开展战略合作、同时太龙药业还计划开展定向增发,想引入像中原豫资这样的战略投资者以优化资本结构,汉威科技则希望中原豫资通过股权投资或者产业基金等方式,共同加大对传感器头部企业在产业并购、以商招商、新项目投资等方面发力,天迈科技的汽车智能座舱项目,千味央厨高效食品供应链项目,都想得到中原豫资的支持。
科益气体希望中原豫资能够与之合作开发,共同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百川畅银更直接,想让中原豫资为其提供一定规模的贷款或股权投资……
参加活动的19个中原豫资旗下平台负责人,都对企业的产业项目表现出了极大兴趣,现场互动交流不断,与参会企业精准对接,针对企业提出的资金需求、项目合作等问题提供专业解答,探索合作可能性。
优环境
企业扎根高新信心更足
高质量发展科技经济并非一日之功,操其要于上,分其详于下,既需要强化金融举措支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解决企业融资困难、降低融资成本等问题,又需要聚焦企业发展现状和真实困难,这就是郑州高新区此次政府作媒,企业与资本的“双向奔赴”的初衷。
而在此之前,中原豫资与郑州高新区通过持续深化务实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联合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的“中原豫资-郑州高新区科创基金”、共建“中原科技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参与“双湖科技城”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等。今年年初,中原豫资成功获批在高新区设立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2月19日,中原豫资携手上汽集团建设的上汽资产河南总部基地产业园正式开工,助力上汽服贸生态落地高新区。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东辉在讲话中表示,在前期深厚的合作基础上,郑州高新区期待借助中原豫资资金和资源优势,在服务上市企业及上市后备企业方面取得更多丰硕成果。这既是高新区实施“上市倍增计划”的核心支撑,更是为在座企业提供量身定制资本服务解决方案的厚重底气。希望高新区的企业家们能够抢抓机遇、主动对接、积极争取,用好中原豫资的“工具箱”,在股权融资、并购重组、上市辅导等方面深化合作,把资本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进而实现一流城市与一流企业的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扫一扫关注 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 官方公众号,享受更精准的内容推荐!